外壳防护等级 (IP代码)检测
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
外壳防护等级 (IP代码) 检测:核心项目解析

外壳防护等级(IP代码)是衡量电气设备外壳对固体异物(包括灰尘)和液体(主要是水)侵入防护能力的国际标准体系。其检测是确保设备在预定环境中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环节。以下是检测的核心项目:

一、 防固体异物侵入检测 (第一位特征数字)

该系列测试评估外壳防止人体部位(如手指、工具)或固体颗粒(灰尘)进入的能力:

  1. 探针触及危险部件测试 (对应IP1X, IP2X):
    • IP1X: 使用直径50mm的刚性球状物体(模拟手背)施加50N力,不得触及危险带电部件。
    • IP2X: 使用铰接试指(模拟手指),施加10N力,不得接触危险带电部件,并与带电部件保持足够安全间隙(通常指标准试验指不应进入外壳内部超过其长度)。
  2. 防止工具进入测试 (对应IP3X):
    • 使用直径2.5mm的刚性试验棒(模拟工具),施加3N力,不得进入外壳内部。
  3. 防止导线/细小固体进入测试 (对应IP4X):
    • 使用直径1.0mm的刚性试验线(模拟导线),施加1N力,不得进入外壳内部。
  4. 防尘测试 (对应IP5X):
    • 试验目的: 检验外壳是否能防止有害粉尘积聚(不完全密封)。在试验箱内,设备抽真空或内部加压产生负压,滑石粉(或其他规定粉尘)在箱内循环规定时间(通常几小时)。试验后,内部不应有显著粉尘沉积(量有规定限制)。
  5. 尘密测试 (对应IP6X):
    • 试验目的: 检验外壳是否能完全防止粉尘进入(密封)。方法与IP5X类似,但试验条件更严苛(粉尘浓度更高、抽真空度更强、时间更长)。试验后,内部应无可见粉尘。

二、 防水侵入检测 (第二位特征数字)

该系列测试评估外壳在承受不同形式水流冲击或浸泡时的防水能力:

  1. 垂直滴水测试 (对应IPX1):
    • 设备正常放置,滴水盘以每分钟1mm降雨量垂直滴水10分钟。
  2. 倾斜15°滴水测试 (对应IPX2):
    • 设备外壳在四个方向各倾斜15°,其他条件同IPX1。
  3. 淋水测试 (对应IPX3):
    • 摆管法: 设备在摆管中心下方,摆管60°弧度喷洒,每侧摆动120°,总试验时间至少10分钟(或等效降雨量)。
    • 手持喷头法(喷淋法): 用规定手持喷头(孔径尺寸、水流量固定)距设备约0.5米,从垂直方向向±60°范围内各个方向喷水,每个位置至少5分钟,总时间至少15分钟。
  4. 溅水测试 (对应IPX4):
    • 摆管法: 设备在摆管中心下方,摆管180°弧度喷洒,每侧摆动180°,总试验时间至少10分钟(或等效降雨量)。
    • 手持喷头法(溅水法): 使用与IPX3不同的手持喷头(孔径更大),同样从垂直方向向±180°范围内各个方向喷水,每个位置至少5分钟,总时间至少15分钟。
  5. 喷水测试 (对应IPX5):
    • 使用标准喷嘴(孔径6.3mm),距离设备2.5-3米,流量12.5±0.625 L/min,从各个可能方向对设备所有表面喷水,每平方米外壳表面喷水时间至少1分钟,总试验时间至少3分钟。
  6. 强烈喷水测试 (对应IPX6):
    • 使用更强力喷嘴(孔径12.5mm),距离设备2.5-3米,流量100±5 L/min,喷水方式同IPX5,时间要求也相同。
  7. 短时浸水测试 (对应IPX7):
    • 设备浸入规定压力(深度)的水中(通常指设备最低点低于水面1米,最高点高出水面至少0.15米),持续30分钟。试验后内部不应有水进入。
  8. 持续潜水测试 (对应IPX8):
    • 设备按制造商规定深度(通常大于IPX7的1米)和使用条件持续浸入水中(时间由制造商规定,远长于IPX7,可能数小时或永久)。试验后内部不应有水进入。制造商需明确标注具体潜水深度和持续时间(如IP68:2米深,24小时)。
  9. 高温/高压蒸汽喷射测试 (对应IPX9K):
    • 使用特殊喷嘴,喷射高温高压水流(通常80°C/176°F,80-100 bar,流量14-16 L/min),距离设备0.1-0.15米,持续时间短(通常每个方向仅30秒),覆盖设备所有方向(四个角度:0°, 30°, 60°, 90°)。测试设备表面的耐高压高温水射流清洁能力。

重要补充点:

  • “X” 标识: 当第一位或第二位数字为“X”(如IPX7, IP6X)时,表示该防护等级未做测试或未定义,不代表无防护。
  • 附加字母: 标准允许使用附加字母(A、B、C、D)表示防人接近危险部件的等级(如IP2XC),但通常检测报告的核心是前两位数字表示的防尘防水能力。
  • 常见问题聚焦:
    • 密封件老化失效: 橡胶圈老化变形是防水失效主因。
    • 结构设计缺陷: 盖子接合面不平整、螺丝孔未堵、排水孔位置不当。
    • 装配不良: 密封圈未压紧、螺丝未拧到位、线缆密封接头未锁紧。
    • 薄弱点: 按钮、开关、接口、显示屏边缘、散热孔是重点检查区域。活动部件(如铰链、旋转轴)间隙控制是关键。
    • 排水设计: IPX5/6以上设备应考虑意外进水后的有效排出(排水孔)。

理解IP代码标识:

完整IP代码为 IP [第一位数字] [第二位数字] [附加字母]。例如:

  • IP54: 防尘(有限侵入,无有害沉积)+ 防溅水(各方向)。
  • IP65: 尘密 (完全防尘) + 防喷水(低压水柱)。
  • IP67: 尘密 + 防短时浸水(1米30分钟)。
  • IP68: 尘密 + 防持续潜水(制造商指定严苛条件)。
  • IP69K: 防尘 + 防高温/高压水射流清洗。

结论:

IP代码检测的核心项目围绕防止固体异物侵入(探针、粉尘)和防止液体(水)侵入(滴水、淋水、喷水、浸水)两大核心能力展开。每一项检测都有严格规定的试验方法、工具、参数(如探针尺寸、水流量、水压、持续时间、角度)和判定标准。深入理解这些检测项目的要求与方法,对于正确设计产品外壳结构、选择合适的密封方案、确保产品通过检测并满足目标环境的使用需求至关重要。产品设计和制造中应特别关注密封件的性能与寿命、外壳接缝的精度处理、活动部件的防护以及潜在的薄弱环节排查。